top of page
406A4879.jpg
微型宇宙的巨觀凝視 : 寫在《城市之臉》看排之後

| 唐瑄
 
「雨滴上 / 映照著外面的景色 / 雨滴中 / 另有一個世界。」
 
來自國小四年級的大江健三郎
       
        約莫三尺高的水銀色球體緩慢滾動,金屬光澤的表面反射著舞臺四周的燈光,其內裡因為充飽了空氣而鼓脹,既堅硬又柔軟,雖重卻不至傷人,每經一處便發出嘶-唦-的摩擦聲,兩位舞者一男一女,時而靠近時而走遠,互相牽引但未曾觸碰,環繞球體行走、追趕、躲藏、尋覓。肢體訴說著無聲的言語,佔據大半個舞臺的球體在舞者的一來一往的互動中,慢慢建立起彼此的關係,看似被動無生命的它竟也漸漸的鮮活了起來。
 
        「古時的月亮象徵思念,連結四散各地的人。」導演周東彥的作品雖然看起來總是非常「高科技」,但他始終關心著我們如何連結彼此,以及甚麼連結了我們,當科技全面影響著日常,當電腦軟體比我們更懂自己的需求,更個人化、更人性化的科技應用或許提供一種新的共存方式,但同時也越來越難在這些系統之外去創造不同的連結。《城市之臉》則是在此一問題意識上逐步發展而成的作品,「臉」作為辨識的象徵,是一個互相交換與指認的重要媒介,亦為「認識」的開端。
 
        《城市之臉》的前身為2017年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【社交場】當中的作品《可交換城市計畫》,這是狠劇場與瓦克團隊(WERC Collective)在連續兩年的互訪及工作坊之後的共同創作,展場以 3D 列印、即時影像和裝置呈現,場內設有臺北的城市模型,會邀請現場觀眾回答從「普魯斯特問卷」揀選出的提問之後,再挑選地圖任一處進行銷毀,與此同時會在荷蘭格羅寧根(Groningen)的展覽現場重新建模;另外兩側有大型透明方塊,展期間會邀請七位生活在臺北的人講述關於自身的記憶,且同步直播至荷蘭。
 
        為了承接《可交換城市計畫》開啟的討論,2018 年狠劇場及瓦克團隊進行更深入的合作計畫,並邀請舞蹈家余彥芳加入,將美術館的裝置展演轉換為一場劇場演出;2019年4-5月荷蘭團隊來臺灣共同發展創作之後,8-9月臺灣團隊將再度前往荷蘭排練創作,《城市之臉》預計2020年8月在荷蘭世界首演。
 
        《城市之臉》延續對關於建構與消逝的討論,且更聚焦於人的存在狀態,周東彥在創作自述曾寫下:「在數位化的生活裡面嘗試創造出連結人性共通感知的一扇門,凝鍊我們身處於這個數位化且瞬息萬變的世界中,身而為人的原初本質。」現今網路使「上傳」、「同步」、「共享」成為物質基礎,資訊的傳遞達到前所未有的高能高效,可是假若一切皆能紀錄與備份,到底還有甚麼需要珍惜呢?當科學證明月亮不過是環繞地球的天然衛星,根本沒有所謂嫦娥或月兔,為何至今其所象徵的力道仍舊存在,它的意義是如何產生的,千里共嬋娟的安慰跟直播零人觀看的哀傷是否同等強烈呢?
 
        在《城市之臉》的排練過程中,大家會不定期坐下來圓桌討論,其中荷蘭舞者Mohamed Yusuf Boss提到一句非洲哲學概念:「I am because you are.」(我因你而在),關於「我/我們是誰」、「他/他們是誰」等等論及主/客體的亙古提問,在歷史的進程中以不同的形式持續作用著,在相互比較與分配的邏輯下使「差異」得以流通。舞臺上碩大的球體、布幕所投影的巨型3D建模人物、四周兀自發光的微小螢幕,尺度的置換模糊了觀眾對自身的感知,可能會感到不安、失落或者陌生,但與此同時創造出某種開放性,必須經由舞者一次次動作的累積、劇場時空上的層層限制,方可感受到的一個事實,宇宙中任何的存在都有其應允的位置,成長與否,毀滅亦然。

 
唐瑄 Tang Hsuan|
2018年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,曾為典藏Artouch編輯助理,現任職於動見体擔任行銷宣傳,相關文章請參閱表演藝術評論台。
邀稿合作:thsuan.1995@gmail.com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