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光年旅記|Day19 流動的藝術饗宴

文本統籌 詹傑


《臺北.哥本哈根》(註:2015年階段發展作品名)第二天,也是在丹麥最後一場的階段呈現,人數爆滿。持續湧入的觀眾由於3D眼鏡數量不足,加上場地空間有限,只能由守在門口的我一一致歉,並允諾來年我們一定帶著更完整的表演再回來演出。聽著門後不時傳來的觀眾笑聲與演出音樂,我在腦海裡勾勒著熟悉的一景景,想像這個作品明年將會是何種面貌。此時此刻,它是這場Click Festival流動藝術饗宴的絕美音符之一。

2015年的Click Festival 演出包羅萬象,一網打盡工作坊、講座、展覽等各類活動,希望能帶來藝術創作與科技的交流對話,呼應著2015-2017的藝術節主題—「人與機器」(Man and Machine)。除卻導演東彥帶來的兩齣作品外,臺灣團隊尚有橫跨音樂、劇場以及裝置藝術的多棲藝術家林經堯領軍,於場館設置了《微笑佛》與《數位佛陀》兩個錄像裝置作品。緊鄰4DBOX,在倉庫另一端演出的另類鋼弦裝置(Long String Instrument)音樂會,由Ellen Fullman親身演奏宛如無限延展的碩大中國古琴,憑藉獨特音感與身體感知,搭配Theresa Wong現場大提琴伴奏,完成一次音樂與科技裝置的獨特交響。在倉庫外的不同角落,由丹麥編舞家Tina帶領一群學生舞者,於老舊造船廠改貌而成的表演場地,搭配多媒體投影進行著別開生面的舞蹈創作呈現。而最讓人驚奇的部分,莫過於徹夜不散,從電音、吉他、人聲、搖滾、電腦合成樂器交織而成,整整持續二十四小時,齊聚各地音樂好手接力演奏的狂歡派對,讓天色沉沉的午夜依舊熱力四射。在4D BOX的其餘節目中,同屬階段呈現的《哈姆雷特迷宮》(The Maze of Hamlet),另闢蹊徑,從不同角度出發運用浮空投影技術。然而最讓人熱血沸騰的演出,首推由新媒體藝術家Carl Emil與音樂創作者Bjørn Svin合作推出的《Silicium》,結合動態捕捉技術與即時互動科技,打造出揉雜舞蹈、音樂、光影躍動的另類世界。

完成《臺北.哥本哈根》(註:2015年階段發展作品名)與《我和我的午茶時光》呈現的臺灣夥伴們,連日來緊繃的神經總算稍稍舒緩,放鬆聚集在會議室裡,玩起APP版本的比手畫腳,連藝術總監Mikael Fock和Kasper都下海參與,雞同鴨講,為這緊湊的藝術節行程,劃下一個充滿熱鬧笑聲的句點。

狠��主流LOGO-Black.png
狠劇場LOGO-Black.png

103047 台北市大同區興城街10巷16號4樓

4F., No.16, Ln. 10, Xingcheng St., Datong Dist., Taipei City 103047, Taiwan

(+886-2-)2234-5588  
Very Mainstream  狠主流 :vmstudio.tw@gmail.com
Very Theatre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狠劇場 :vmtheatre.tw@gmail.com
© 2020 by Very Mainstream Studio
bottom of page